大連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大外”)17年如一日,深耕中外教育合作,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大外現有10所孔子學院,遍布亞洲、非洲、歐洲和南美洲,在國際中文教育、促民心相通,人文交流、及中高等教育國際化等方面作出積極的貢獻。校長劉宏長期關注和重視孔子學院的建設工作,在孔子學院二十周年慶之際,她回顧了孔子學院的發(fā)展歷程,并為孔子學院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問:您怎么看待孔子學院二十年的發(fā)展成就?
答:在世界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文明交流和對話越來越成為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相互理解、尊重和合作的重要途徑。二十年來,孔子學院的建設和發(fā)展促進了中文國際傳播,推動中外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促進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鑒,為各國間建立更多文化聯系和交流機制,應該說成果非常顯著。
孔子學院極大推動了國際中文教學,擴大了中國語言文字的影響力,增強了中文的國際溝通功能,提高了中文的全球服務能力,加快了中文成為重要的國際通用語言的進程。在過去的二十年間,中國和相關國家秉持“相互尊重、友好協(xié)商、平等互利”的原則,在160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496所孔子學院和757個孔子課堂。中外共建雙方依托孔子學院不斷優(yōu)化全球中文教育資源配置,加強國際中文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國際中文教育標準和體系建設,加強語言文字、國別區(qū)域和文化傳播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促進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fā)展??鬃訉W院積極促進世界各國進行中文教育的整體規(guī)劃,支持各國高校中文專業(yè)和課程建設,支持各國中小學開展中文教學,助力多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鬃訉W院整合國內外資源優(yōu)勢及各類企業(yè)、社會組織等多元化社會力量,使中文更加深度地融入到各行各業(yè)中?!爸形?職業(yè)”“中文+專業(yè)”的教育模式為全球數百萬民眾提供了就業(yè)崗位,滿足了海外企業(yè)對本土人力資源的需求。新時期的孔子學院已從規(guī)模化建設轉向內涵式發(fā)展,實現了民間化、品牌化的運作模式。
孔子學院二十年的發(fā)展是中國文化“走出去”杰出成就。二十年的國際中文教育為實現中文國際化的理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十年的發(fā)展成就證明了孔子學院是中外文明互學互鑒、雙向交流的優(yōu)秀平臺。大外以孔子學院為平臺,帶著精彩的演出“走出去”,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在2014年,孔子學院十周年時,我?guī)ьI大外藝術團赴南美洲哥倫比亞孔子學院文藝巡演,當我們的師生用竹笛、二胡、琵琶、古箏等中國傳民族樂器演奏出當地名曲《哥倫比亞大地》,中國青年藝術家與海外觀眾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2018年,我校意大利恩納“科雷”大學孔子學院與諾托市政府聯合舉辦了第39屆“鮮花節(jié)”,中意兩國青年藝術家用花瓣、咖啡豆等材料在城市的主街道上,共同繪制了圣哲孔子、敦煌飛天、楊柳青年畫等16幅中國主題元素的“鮮花地毯”,在古老而美麗的西西里島,中意兩國藝術完美地融合,實現了孔子學院促進世界文明多元發(fā)展的美好愿望。
近些年,我先后訪問過俄羅斯、亞美尼亞、葡萄牙、意大利、哥倫比亞、秘魯等多個國家的孔子學院,每到一處都深切感受到孔子學院在當地的品牌效應和影響力,感受到它在促進中外人民心與心相通中發(fā)揮出的巨大能量。孔子學院把中文和中國文化帶到世界各國,把和諧、友愛的種子播撒到世界各地,又把不同國家的語言文化引入中國,書寫著中外文明互學互鑒的絢麗篇章。
在國與國之間聯系愈加緊密的今天,只有和平共處,平等對話,建立相互信任與尊重,加強溝通與交流,才能構建起一個民相親心相通的和諧世界。這是中國人民的美好愿望,孔子學院二十年的發(fā)展和所取得的成就正是這一愿望的生動例證。
問:大連外國語大學的孔子學院建設有哪些特色?
答:目前,大外孔子學院建設工作已進入第17個年頭,10所孔子學院分布在亞洲、非洲、歐洲和南美洲。孔子學院是中外大學的合作,依托了中外大學成立理事會,共同負責孔院的決策與管理。大外作為中方大學在支持孔院建設方面有進行了很多積極的探索。
一是建設發(fā)揮主體作用的管理機制體制。學校制定孔子學院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孔子學院運作;建立海外孔子學院、校內漢學院、二級學院、孔子學院工作處和國際中文教育實踐與研究基地“五位一體”工作模式,實現學科交叉資源共享、校內外海內外聯動;建設跨學科人才庫,制定政策鼓勵學校優(yōu)秀人才參與孔院建設;整合校內外資源為孔子學院爭取充足的經費支持,全力保障孔子學院有效運營。學校形成了對孔子學院的理論支撐、制度支撐、學科支撐、信息資源支撐、現代大學治理體系支撐的發(fā)展格局,是我國高等教育國際交流中可推廣和借鑒的經驗。
二是堅持中外共建、共享共贏,打造孔子學院特色品牌。例如,我校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技術大學孔子學院開展一年一度的“中國新電影”電影節(jié)活動,在俄羅斯建立中國現代電影的藝術品牌;日本岡山商科大學孔子學院連續(xù)15年與當地廣播電視媒體RSK合作開辦每周一次的“跟我學漢語”特色欄目,聽眾覆蓋八個縣400萬人;韓國仁川大學孔子學院連續(xù)舉辦十屆“魅力漢語,美麗遼寧”主題中文演講比賽,展示遼寧的歷史文化,促進中韓大學生交流;在谷雨時節(jié)的“世界中文日”,我校聯合海外孔子學院共同舉辦中亞音樂會、中俄音樂會、古詩詞大會等特色活動,打造“國際中文日”品牌項目,促進中外民心相通。
三是整合中外優(yōu)質資源,開展“中文+”教育模式。例如,我校意大利恩納“科雷”大學孔子學院開展“中文+藝術”課程和文化活動,開展中國戲劇影視專題系列講座,將意大利歌劇和中國京劇對比,吸引意大利學生和民眾學習中文;葡萄牙阿威羅大學孔子學院堅持“中文+學術”特色發(fā)展,創(chuàng)立了葡萄牙首個中葡國別區(qū)域研究多語種學術期刊《東游》,出版《陶瓷之路》《葡萄牙文學中的東方意象》《澳門葡語文學中的東方情感》等多部專著,多次舉辦“葡萄牙與新興市場”“葡萄牙—中國跨文化對話” 等主題學術研討會,為更多致力于中葡關系研究、中國問題研究、跨文化研究的兩國學者搭建交流平臺,該孔院也因卓越的辦學成果于2022年獲評“全球示范孔子學院”。此外,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技術大學孔子學院每年舉辦“一帶一路”框架下中俄雙邊合作研討會,研討中俄多領域合作,為中外學者搭建學術對話的平臺。
四是促進融合發(fā)展,探索孔子學院本土化路徑。以我校亞美尼亞“布留索夫”國立大學孔子學院為例,孔子學院多年持續(xù)支持當地中小學開展中文教學,于2015年推動中文納入亞美尼亞國民教育體系。孔院幫助外方大學設立了“中文師范專業(yè)”,在亞美尼亞建立了斯拉夫大學本土中文師資培訓基地。今年4月,我出訪亞美尼亞期間為首批17位完成培訓的中小學本土中文教師頒發(fā)了上崗證書。在孔子學院的幫助下,亞美尼亞中小學中文教學點實現了本土師資全覆蓋。在本土中文教材建設方面,孔院的中外教師團隊共同編譯了《快樂漢語》亞美尼亞語版本,該教材被亞美尼亞教育科學部列為中小學指定中文教材,被中國出版協(xié)會評選為“一帶一路”中外出版合作典型案例。
五是建立孔子學工作的聯盟機制,促進區(qū)域孔子學院協(xié)同發(fā)展。為促進中外合作院校相互學習辦學治校經驗,我校與10所孔院的外方合作大學共同成立了孔子學院合作大學聯盟,我校還牽頭成立了遼寧省孔子學院合作大學聯盟并擔任理事長單位,牽頭成立了東北三省一區(qū)孔子學院聯盟協(xié)作體,構建了以孔子學院為平臺的國際教育合作網絡,定期信息交流,促進資源共享,保障東北地區(qū)孔子學院辦學質量提升和高質量發(fā)展。
問:您認為大學校長在孔子學院建設中有什么作用?
答:大學校長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領導者,是學校教育事業(yè)的規(guī)劃者和引領者。在孔子學院建設工作中,大學校長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一,大學校長對孔子學院工作的重視程度決定了孔子學院在學校教育事業(yè)中的地位和發(fā)展高度。從2007年大外建設第一所孔子學院開始,孔子學院工作由校長負責主管,學校充分發(fā)揮中方高校的主體作用,做好孔子學院發(fā)展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將孔子學院工作納入了學校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確立了國際中文教育和孔子學院工作在學校教育事業(yè)中的重要地位,將孔院重要決策事項納入學?,F代化大學治理體系,使全校師生認識到孔子學院是學校國際化辦學的重要參數,認識到用外語促進中文國際化是外國語大學的重要使命。
其二,大學校長的全球視野、戰(zhàn)略思維和國際化的教育理念為孔子學院的發(fā)展提供了指引和方向。面向國際教育市場,作為校長,我始終在思考如何利用優(yōu)質教育資源吸納優(yōu)秀國際中文教育人才,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培育孔子學院辦學特色,提升孔子學院在國際語言文化傳播機構中的影響力和引領作用。我們組建科研團隊,主持教育部語合中心“中方高校國際中文教育辦學主體作用”研究課題重大項目,多次在世界中文大會、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國際教育論壇中交流探討孔院建設發(fā)展。大外的孔子學院辦學經驗和做法為其他孔子學院提供借鑒作用,極大地提升了增強了學校的國際影響力,拓展了學校的國際化辦學空間。
其三,大學校長可以推動孔子學院的管理機制與現代化大學治理體系相融合,在政策和資金等方面,整合全校資源,推動孔子學院提質增效。以大外為例,我們建立了孔子學院管理制度、財經管理制度、“三重一大”制度、學術委員會管理制度等,我們爭取到一些企業(yè)支持孔子學院建設,將學校資源與孔子學院事業(yè)相結合。不同于歌德學院、塞萬提斯學院和法語聯盟,孔子學院是中外大學之間的合作項目,要在大學框架內獲得很好的發(fā)展,校長的作用很大。
其四,建立中外大學校長層面的溝通機制,可為孔子學院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在孔院建設中,我始終堅持中外雙方共建、共享、共管、共贏的理念,在我任職校長以來,學校每所孔子學院成立,我都會親自出訪為孔子學院揭牌。通過與外方大學建立和保持緊密的友好合作關系,形成校長層面定期互訪、孔子學院理事會議的溝通機制,不斷提升中外大學合作辦學理念,強化外方大學對孔院的支持力度,為孔子學院爭取良好的基礎設施,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發(fā)展環(huán)境。
問:在海外建設孔子學院,對于中國高校來說,具有什么樣的意義和深遠影響?
答:對于中國高校來說,發(fā)展孔子學院是我們積極參與國際高等教育合作和高等教育全球治理,展現中國高等教育特色的一個重要方面。孔子學院為中國高校開展教育對外開放,與國外大學建立多層次、寬領域的實質性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國際化水平、豐富國際化內涵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機會。
第一,通過參與孔子學院建設,中國高校搭建了世界高等教育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鬃訉W院使中方高校的辦學充滿生機和活力,為中外大學的全方位合作提供了相互信任和良好條件。中方大學借助孔子學院事業(yè)發(fā)展,促進與外方大學不斷尋找交流與合作的創(chuàng)新點,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校的綜合辦學能力和國際化辦學水平,提高了學校在國內外的聲譽和影響力。
第二,通過參與孔子學院建設,中國高校實現了從以留學生來華教育為主到國際中文教育“請進來”與“走出去”并重的雙向辦學格局,完善了面向國際社會需求的中文教育學科體系,強化了國際中文師資培養(yǎng)、教學資源研發(fā)、教法研究等中文教育的核心能力建設。在共建孔子學院的過程中,中外方大學共同制定人才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國際化中文人才,這對雙方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活動改革發(fā)展都具有深遠影響。
第三,中方高校依托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傳播學、教育學等學科開展孔子學院建設工作,推動國際中文教育,推動了中國高校學科建設的跨學科發(fā)展之路,促進了各學科資源深度融合。
第四,中方高校通過孔子學院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在中外雙方共同感興趣的領域開展聯合研究和科研領域的合作,不斷促進學校提升科學研究能力和國際學術影響力。
問:在孔子學院成立二十周年之際,您對孔子學院有哪些展望和寄語?
答:今年是孔子學院成立二十周年。二十載,碩果累累;二十載,青春韶華,未來可期。二十歲的孔子學院正走在很長,但很美很正確的道路上。當下孔子學院擁有無限期待的未來,同時也有不可忽視的挑戰(zhàn)。面對新的歷史機遇,立牢根基,融通互鑒,繼續(xù)聚焦中文教育,拓展語言文字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中文服務世界的能力。深化中外教育人文交流,促進中外文明互鑒,以語言入手,用文化交融,促民心相通,是孔子學院不變的使命。未來,相信孔子學院必將在新的起點上不斷煥發(fā)生機與活力,在增進不同國家和民族相互理解和信任,消除偏見和分歧,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進程中發(fā)揮更加重要的橋梁作用!
最后,向所有為孔子學院建設做出努力的人致敬!祝福孔子學院生日快樂,朝氣蓬勃!祝愿世界家園和平安寧!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