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留學六七年,回國后卻做起了黃土地里的營生。這樣的人生發(fā)展走向,遠遠超出了西安歐美同學會副會長、陜西奧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思思的預設。
幾年時間,從硬著頭皮迎戰(zhàn),到沉醉其中越干越有激情;從對農時絲毫不懂,到日日關注天氣,操心氣候變化對農產品的影響,王思思也完成了自己與黃土地后天的情感鏈接。
王思思(左)在周至獼猴桃基地協助采摘。受訪者供圖
“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做了農業(yè),才深切理解這句話的意義?!蓖跛妓颊f:“現在,我們也在做種質資源方面的一些工作,希望能通過科技的加持、企業(yè)的努力,讓黃土地生金、讓我們本地的農產品行穩(wěn)致遠!”
國家強大我們才能更好
2009年起,王思思先后前往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學習經濟學和市場營銷。
在澳大利亞這個遙遠的南半球國家,王思思親身體會了國家強大的意義。她說:“在悉尼大學學習市場營銷專業(yè),我是小班課上唯一一個中國學生。”
王思思說,讓她印象深刻的是,經常被教授掛在嘴上的“中國”。“上課的時候,教授經常會用中國來舉例,中國的發(fā)展速度有多快,中國的科技進步如何如何,中國市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老師舉例總是繞不開中國,這讓我覺得非常自豪,也更深切地體會到國家強大給予海外游子那份心里的依靠。所以我始終相信一點,國家強大我們個人才能更好?!?/span>
王思思。記者 劉雪妮 攝
王思思在國外求學的那些年,正是國內經濟飛速發(fā)展的階段。她回憶:“每次過年回家,都會發(fā)現又有新變化了。尤其是互聯網、電商,還有生活各個方面的智能化、電子化,發(fā)展速度令人吃驚?!痹谕跛妓伎磥?,變化本身意味著機遇,于是畢業(yè)后她選擇回到了西安。
科技加持農業(yè)才有未來
響應國家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號召,2020年,一座單體智能連棟溫室在楊凌區(qū)五泉鎮(zhèn)落成。這方占地135畝的天地,是王思思事業(yè)轉折的新起點。
智能化管控是該溫室最突出的特點,室內的頂部天窗、簾幕、高壓彌霧、環(huán)控、水肥等十多種設備都采用歐洲進口智能設備系統,要做什么,手指點一點就能輕松搞定?!拔覀冊谶@里主要做的是優(yōu)質番茄新品種引進、示范和規(guī)?;a?!蓖跛妓冀榻B,“公司與多家一線商超和電商平臺簽訂了戰(zhàn)略合作協議。目前,該項目年產水果番茄1000噸左右,產值在2500萬元左右。摘果期每天可以為當地提供70余個就業(yè)崗位?!?/span>
在這方天地,王思思見識到了科技加持下農業(yè)的巨大可能。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新農業(yè)、新技術、新模式,為了在孩子們心中早早種下科技興農的種子,在農業(yè)種植的基礎上,王思思還拓展了研學業(yè)務。已經掛牌的楊凌五泉研學教育基地,先后被列為第三批陜西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和陜西省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目前年接待量達到萬人左右。
事業(yè)鋪開了,王思思卻發(fā)現了新的問題?!皽厥以O備很大一部分是從荷蘭、西班牙引進的,番茄品種是從法國引進的,一顆種子的價錢頂國內好幾顆的價錢。但沒辦法,市場上就認這個品種。”她說。
“沒有品種權,很多時候我們是被‘卡脖子’的。”王思思說,從這時她便萌生了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想法。
一場種質主動權的探索
有了水果番茄的“切膚之痛”,王思思和公司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什么東西可以在咱們這片黃土地上種植,而且有望在種業(yè)這個源頭上解決“卡脖子”問題,能夠進行產業(yè)迭代升級,讓農民掙到錢。
王思思說:“后來我們反復研究,發(fā)現咱們陜西除了蘋果就是獼猴桃。其中,獼猴桃產區(qū)集中在周至,距離西安近,地理位置、自然環(huán)境等方面條件都非常好?!庇谑?,2021年,公司在周至縣馬召鎮(zhèn)熨斗村一處占地500畝土地上開始獼猴桃種植,和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的科學家聯手,開啟了一場關于種質資源主動權的探索。
今年4月,王思思(中)和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獼猴桃專家李明章教授(左)在新西蘭最大的獼猴桃種植商seeka公司調研學習。 受訪者供圖
“我們分別選擇了4個黃肉品種、4個紅肉品種試種,最終目標是選出一黃一紅兩個品種?!痹谕跛妓嫉拿枋鲋?,這是一塊所有人都寄予厚望的土地。除了冬季管護期,其他季節(jié)她每周去獼猴桃園一到兩次,看果樹長勢、看試驗對比、看氣候影響。去年掛果期的一場下山風,把果樹刮倒在地,剛冒出頭的嫩果散落一地,團隊負責人當場哭了出來。今年夏季高溫,看著葉子打卷的果樹,她恨不得自己撲上去給果樹遮陰。
王思思說,相比楊凌的高科技溫室,在周至獼猴桃園的經歷,讓她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農民的不易,也更加堅定了做事的決心。她說:“希望有朝一日我們的試驗成果能符合國家的需要,滿足周邊農民的期待,這是民營企業(yè)應有的責任?!?/span>
投身農業(yè),給王思思帶來的改變是全方位的。“今天這個天氣不利于番茄著色。著色不好、達不到采收標準,就給客戶供不上貨!”采訪時,看著不怎么明媚的天氣,王思思習慣性地說。她告訴記者,以前自己也追求精致生活,現在怎么簡單怎么來,下地的時候沒有什么能抵得過一雙膠鞋方便實用!
土地不語,卻不負每一份辛勞。今年,周至獼猴桃園正式進入掛果期,果子品相、口感等各方面指標都超過預期。王思思和團隊也已經選定了一個黃肉品種,準備擴大種植規(guī)模。
觀世界,開眼界。王思思覺得,這是多年留學生涯帶給她最大的財富。心懷更大的世界,她做事的空間和目標也大了起來。
去年2月,在陜西奧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和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的推動下,中國—新西蘭獼猴桃“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陜西中心落戶周至,推動周至獼猴桃產業(yè)發(fā)展開啟了新的一頁。
今年,王思思兩次往返新西蘭,從種植技術到包裝物流、市場營銷等環(huán)節(jié),她去觀摩學習這個將獼猴桃賣到全球的國家,學習他們在獼猴桃全產業(yè)鏈上的過人之處。
王思思說:“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有一天讓咱們周至的獼猴桃也能乘上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